首页  >  三院新闻  >  三院要闻 > 正文

【盘点2021】特稿:中国飞航,我们一起绘就精彩篇章

发布时间:2022-01-25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历史的如椽巨笔,常常在重要节点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年初到岁末,时间见证着我们永不停歇的脚步。每一步留下的印记,都在此刻化作长卷铺展开来......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我们循着百年前嘉兴南湖画舫上的明灯,大步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年,从火红岁月中诞生的中国飞航走过了一甲子的征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飞航人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建设世界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的战略目标破浪前行。

时代的长焦对准甲子飞航,定格下许多难忘的瞬间。有高原大漠的苦战鏖兵,有长剑凌空的欢呼雀跃,有火热一线的夜战不眠,有平凡岗位的默默奉献。每个晨曦微露的清晨,每个灯火难熄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是一个坚韧不拔、砥砺奋进的中国飞航。

2021年,我们大步踏上“新征程”。中华民族全面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之路。飞航事业走过砥砺奋进、创新超越的六十年,在新的起点上蓄势腾飞。这一年,我们对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新时代飞航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前景满怀信心和期待。飞航事业“新征程”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经由我们笃定恒心、精益求精的追求而徐徐展开。

新征程新奋斗——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开新局”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踔厉奋发 笃行不怠”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这8个字,也道出了新征程上飞航人的精气神。这一年,一个个胜利的消息接连不断从前方传来,为奋进新征程吹响嘹亮号角。全年飞行试验数量创历史新高,重大专项成果转化取得突破。多个系列化发展型号通过研制立项审查或批复,多个重点型号完成设计定型试验审查,多个型号竞争获胜……

苍茫戈壁,山峦巍峨。某重点工程试验飞行器在我国大漠长空下成功发射。“点火成功”“飞行正常”…一声声“正常”落在远眺的人群中,许久,热烈的掌声响起,大家欢欣鼓舞,更有人热泪盈眶。胜利的喜悦,记录着每个日夜的聚力奋战。

时间回到数天前,总装厂房的夜晚灯火通明。全程竞标,最后决战。10天后,产品必须如期出现在发射场上。“面对这严峻的考验,大家都在谋划怎样开展工作,没有人顾虑这是一项多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挡在他们面前的,是拆解、换件和恢复眼前这一复杂的标志性产品。不能使任何一处受损,不能有多余物,不能有遗漏项,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在这里,为了给后续工作抢出宝贵的时间,小娄和小韦连续奋战36个小时没有休息。凌晨的厂房中,小徐用手电筒照明操作,黑影影响了他的速度,汗珠不禁从他的额头渗出。责任和使命告诉他,必须尽快完成这项操作,不容有失。忐忑间,在现场协调问题的樊总找来了无影灯,蹲在徐扬身边带来了全方位的照明。小徐发现突然亮了,回头一看,是樊总,他心里感动,嘴上没说,但眼睛湿润了。8天8夜,大家用团结拼搏提前完成了这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逆势破局,赢得成功。

三院人每一次华丽转身,都定格了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风采;每一处跋涉脚印,都镌刻着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劲头。7月,国外疫情泛滥,归国航班一票难求。海鹰航空公司李总和小彭不惧危险远赴海外进行市场推介,成为了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先后20次的核酸/血清检测导致两人鼻腔多次严重出血。收到外方谈判紧急通知后,型号总师刘总经过6天连夜准备,再次收拾行囊毅然出访。凭着这样的坚韧与毅力,某型高端无人机装备当年首飞、当年签约,实现我国高空高速无人机系统出口重大突破。

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的困难与考验,在党旗指引下,38个临时试验队党组织和520个突击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旗帜照应下,我们看到的是飞航人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攻坚克难,吹响飞航事业新征程的奋进号角。

新征程新目标——我们擘画蓝图“谱新篇”

2021年1月,三院召开年度工作会,全面总结“十三五”各项工作,明确 “十四五”发展目标,系统部署2021年各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是三院转型升级的机遇期、创新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开创飞航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腊月的寒风无法阻挡飞航人满怀的热忱,奋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画卷在飞人的面前徐徐铺展。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态势,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前所未有的科研生产任务形势,全院上下集智谋划、聚力前行。8月,三院召开第四次战略管理委员会会议,全面统筹军民产业、专业技术、核心能力建设、区域布局和国际化发展,用1项综合规划,24项产业规划,15项综合创新规划勾勒出飞航事业“十四五”发展的宏伟蓝图。飞航人以新战略、新目标、新使命、新动能、新格局、新经济“六个新”规划图景为指引,脚下的路走得愈发坚定。

围绕“开局十四五 奋进谱新篇”,三院举办党委书记创新发展论坛。院党委与来自院属各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推动新时期飞航事业创新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共话“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年末,由三院联合国内多家优势单位开发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软件SysDeSim2.0正式上线,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兵器、汽车等重点行业,提供数字化需求论证、系统设计与仿真验证、多方案权衡与综合优化、任务运行分析与数据可视化等支持服务,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关注。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潮流大势,三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企业大脑169项指标上线运行;军品项目实现合同、计划、财务三线跨业务协同,飞航人用数字的能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长远性布局,关键处落子。12月17日,在三院和苏州市领导的见证下,31所与苏州工业园区在漕湖之畔举行了航天科工空天动力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投资协议签署仪式,成功引入地方政府投资与政策支持。融通资金、整合资源,创建国内一流空天动力装备公司是资产运营助力重点产业驶入快车道的有力举措,也是三院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的笃行与实践。

持续增强本领,方能不负新的使命,勇于自我革新,才能实现新的跨越。一系列自主设计“国之重器”建成投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提升,生产能力体系稳步重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深化。三院人在继往开来的“时空系”里谋划发展路径,在接续奋斗的“大坐标”中书写崭新答卷。

新征程新作为——我们融入国计民生“抢新机”

辛丑牛年除夕,当千家万户都满心欢喜地迎接新春佳节的时候,在全国首个超万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储量的四川某地,“威202H51-3井”“威202H22-8井”和“秋林20H井”旋转导向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对于2013年就离京赴川的李守卓来说,节日不能与家人共同度过早已是常态。“过了这个春节,我就在石油钻采这个行当忙活8年了。” 回顾过去走过的路,李守卓满是感慨,“艰辛是有的,但几年下来,看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队伍由4个人壮大到16个,心里除了更加坚定,还多出了几分豪迈!” 众山归来,千山万水是攀登者的灿烂勋章。这一年,旋转导向系统圆满完成国资委考核任务,推广应用66口井,累计进尺超过10万米,荣获“中国惯性技术协会科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进口产品的有效替代。

5月28日,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中心与中国地震局等多方领导的见证下,航天三院智慧防灾与应急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揭牌。在智慧应急领域,三院倾力打造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应急体系,在云南、新疆、贵州、四川等16个省份2000多处隐患点投入使用,成功预报福建漳平、湖北十堰、贵州同仁、重庆歌乐山等多起突发地质灾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这一年,三院打造“科技冬奥”重点项目,承担CR929宽体客机研制,发布星云星座计划。一个个重大项目,一次次高光时刻,一项项重大成果,民用产业发展战略不断聚焦,“拳头产品”相继涌现,飞航人在产业化快速发展中赢得了主动、占据了先机。

新征程新景象——我们服务民生“出新绩”

高质量发展是在新的挑战中创造未来的征程,也是飞航人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征程。这一年,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群众,进行实地调研580余次,召开108场座谈会,与干部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任务清单”“服务清单”。

“难办就不办了吗?‘我为群众办实事’哪能光拣容易的办?群众渴求的,就是单位要解决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急难愁盼扛在肩上。2021年,63#住宅楼等七项工程的住房分售方案终获国管局房改办批复,十多年前已经办理入住的北山小区285户业主终于可以办理个人不动产权登记了,房屋出售价格、公共维修基金的交纳费用全部按照建设初期的价格收取。这是国家发布不动产权登记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同类情况里北京市首批获得批复的单位。

把解决群众所急作为衡量群众幸福感的“尺子”,把化解群众所忧作为衡量群众安全感的“量杯”。2021年,三院不断探索“让百姓更幸福的方法”。推出“放心、舒心、顺心、安心、暖心”的“五心”工程,开展“为职工解难、为基层减负”活动。创新幼儿园共建共管模式,开设精品延时托管保障班,道路交通设施优化,医疗保障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更加丰富多样,云岗森林公园和体育场“焕然一新”。三院用“顶天立地”的发展大事惠及广大职工,用“铺天盖地”的民生小事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涵养为民情怀,践行企业担当。秋季的南方太阳依旧火辣。昆明市东川区老村村,新上任的第一书记王青云带领着驻村队员正在忙着帮农户摘石榴、带队入户调查,与村两委编写着未来规划。两个月时间,他走遍村上所有道路,走到田间地头,原本皮肤白皙的东北小伙,现在已变成健康的小麦肤色,与当地人无异。在三院的帮扶下,东川区的年人均收入由3000余元提升到了近万元的水平。从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到电子元件帮扶车间建设,三院发挥科技优势,把经验与项目带到东川,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新征程新担当——我们勇担初心使命“闯新路”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从外场试验队到境外履约团,三院全体干部职工通过多种方式收看收听大会盛况

岁月长河,历史足迹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生辉。喜迎建党百年,三院召开“飞航榜样 党员故事”分享会。91岁高龄的解靖安老人坚持站在台上为大家分享他的故事。“我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重温入党誓词时,老人的身体忍不住颤抖。一句承诺,历经72年依然执着,一腔热血,即使91岁依然滚烫。解靖安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历史,总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这一年,三院党委系统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中央、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院属26家三级单位党委(党总支),全级次471个党组织同频共振,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院党委班子成员深入所在支部及院属单位讲授专题党课25次,厚植三院人许党报国的情怀理想,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各级党组织赴上海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地学习参观,在红色圣地传承红色基因,在比学共进中汲取奋进力量。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沙盘课堂、清明祭英烈、诵经典讲党史等沉浸式学习活学深思,型号试验队更是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型号攻坚全过程,开展军地联合党史知识竞赛,参观烈士陵园缅怀航天英烈,以老一辈航天人的革命精神鼓舞斗志。

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60年前的9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国防部五院三分院正式成立。新生的航天三院雏鹰起飞,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歌行进,把一个又一个胜利写在云岗这片青山挺秀、碧水含章的土地上。60年后,迎着又一个9月1日的晨曦,在冉冉国旗下,飞航人重整行装再出发。60年栉风沐雨,60年砥砺奋进,三院人用忠诚奉献谱写了一部雄浑壮丽的奋斗篇章。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落下帷幕,三院首席科学家朱坤总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果揭晓的那一刻,飞航人欢欣鼓舞,那是航天人的骄傲,科技工作者的荣光。敢攀险峰者,可见无限风光;奋楫中流者,方能乘风破浪。这一年,一批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领军及青年拔尖人才、卓青、青托优秀人才和全国技术能手接连涌现,人才队伍“雁阵格局”初具规模。“风起云涌观后海,千帆竞发尤可待。”这一年,更多的青年才俊走上舞台中央。从“金桥计划”到“硕博创新基金”,三院两级党委用真金白银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青春之帆,总是在奋斗中高扬;人生芳华,永远在担当中绽放。在这里,大家思维碰撞,快速成长。后起之秀代代强,在时代发展的大舞台上,飞航事业人才辈出。

建党百年,总书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庄严宣告久久回荡。飞航人深切地感到,我们正行进在历史之中,我们正创造着壮阔恢弘的历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飞航人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一甲子征程的初心和使命。“天空任我飞,海阔任我航”,磨砺与淬炼中,中国飞航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创新超越。站在新时代的坐标和起点上,我们全面迈入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新阶段,为建设世界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实现中华民族航天梦、强国梦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文/赵路明)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