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3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5所
35所四室电路一组是一个年轻的集体,班组平均年龄33岁,现有成员10人,全组承担了多个院内外单位重点产品信号处理研制工作。在全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班组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目工作,有力推进了35所电路专业发展。
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2021年,电路一组负责所内多种信号处理分机的设计与研制工作。信号处理分机复杂度高,构成复杂,平均每个组员负责板卡超过7个,其中5型分机均为新研产品。全组同志借用成熟产品经验展开方案论证,实现多型产品性能优于指标要求的优异成绩。
在拓展信号处理分机业务方面,电路一组用技术和质量敲开了市场的大门,其中某星载智能信息处理模块顺利交付验收,在太空工作状态稳定良好,标志着35所完成了与某院电子产品质量体系与工艺体系的对接,积累了空间电子产品的研制经验。
专业技术,引领前沿
面对以摩尔定律不断进步的半导体行业,电路一组紧跟技术前沿,开展技术攻关与验证工作,实现了GHz级采样率的板内和板间同步验证。积极开展三化论证工作,梳理信号处理平台体系,为平台三化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在专业基础上,电路一组同志们积极总结,提炼电路专业共性技术,先后完成了《LVDS接口设计规范》《PCB印制板版本控制规范》《FLASH设计与应用规范》《信号处理分机大规模处理器上电时序设计规范》等规范的编制,完成多项知识库、技术成果库、专利以及标准撰写。积极推进电路技术技术基础提升,推动EDA软件、元器件封装库、3D模型库建设,统一标准,提升效率。
管理规范,积极创新
技术先进,管理并行,电路一组结合工作流程和内容,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差异化分工、技术化分离的层级化架构,由专人负责单项领域,各有特长,加快产品迭代、应用创新,将PCB技术、元器件等共性领域剥离,形成共性基础支撑;在产品任务中,组内多成员形成单点负责,多人交织网状结构,遇到问题情况下有专人专业牵头,互为支撑。
同时,班组高度重视质量工作。按照“零缺陷”设计要求,整理优选器件表、硬件模块化标准设计与模块库、PCB设计与检查规范、测试覆盖性检查、工艺设计与要求规范、质量汇编学习,建立了组内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了组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意识,全组全年未发生任何低层次三类问题。
业绩斐然,成果显著
多年来,电路一组以严谨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获得了各级荣誉表彰多项。多名组员获评三院优秀飞航青年、院青年岗位能手、院质量信得过职工等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班组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激励。
面向未来,电路一组信心满满,时刻准备着为三院、35所的发展和祖国飞航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刘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