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7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
提起董建明总师,熟悉他的人会应该会第一时间想到他无冬历夏蹬着自行车的身影,会想到他时不时就要重新立的flag:“等这个项目飞完了,我一定去把车学完。”没人怀疑他考驾照的这个目标的不可实现性,因为到目前为止,他牵头的每个项目目标都不打折扣甚至是超额实现了,但是每个人也都怀疑这个目标的可实现性,因为还有更多的项目和目标在等着他带领大家去实现,他还会更忙,学车似乎永远是那个还要往后放放的远期目标。
二十年如一日的执着
队伍里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见缝插针地在工作间隙和董总聊天,因为他们发现工作中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董总总能三言两语的就把问题的核心讲清楚,而且如果他有空还能再附送一个问题背后的小故事。有一次,一位新同事请教了一个关于试验数据处理的问题,他惊奇地发现,董总甚至对试验数据处理标准中的具体条目都十分清楚,回去再翻那本标准才明了,原来那本标准的第一撰写人就是董建明。
董总给技术团队之外的人最大的印象是淡定,不管什么场合和情况,都很难见到他大声说话甚至情绪激动的情形,“渊如止水之不波”的淡定既源于董总的个人修养,也来自于二十年的累积。几代人理论与实践的反复迭代不仅造就了董建明和他的团队的独特风骨,也展现了他们对这条“中国之路”的无比自信。
不管是在第二个十年担任主任师,还是在第三个十年担任型号副总师,董总的团队总是能体现出特别的战斗力,他的团队总是创新能力十足,很多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指标,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就被解决,团队成员也成长的飞快,往往一个项目还未完结就可以独挑大梁,深究其中根源,离不开董总独特的团队培养方式。
打造自主创新的战斗团队
从一名设计师一步步成长为发动机总师,董总对技术创新和设计师个人成长都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应用到了技术团队的培养上。倡导集体智慧和团队作战、遇到技术难题和重大紧急任务发挥团队力量、集团化突击作战。技术攻关中,他从物理原理和技术实现可行性上把关,具体方案交给主管设计大胆创新,然后集体审核技术方案,既注意个人潜力的引导和开发,也注重团队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这就是董建明总师,谦虚谨慎,笃定执着,在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超越极限、突破自我,为飞航事业贡献着动力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