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5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近期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三院各项工作都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决战决胜全年目标任务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研制试验异常繁重,市场竞标加紧冲刺,生产任务进度不减,时间紧、任务重、节奏快将是未来一个月的普遍情况。面对复杂局面,严峻形势,全体飞航人正戮力同心,向疫而行,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中心任务“双胜利”。
紧前部署
院党委第一时间制定防控措施
近期,北京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阶段,三院党委高度重视、紧前部署,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深入一线组织开展专题调研,迅速了解疫情防控、科研生产所需所急。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公司等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坚决落实第九版方案和“二十条”要求,强化科学精准防控,用更小的代价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科研生产工作正常运转,疫情政策执行不动摇、不走样。第一时间将院党委安排部署落实到位,将各级党组织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关心关注层层传达至每一位职工,为大家送去“定心丸”。把落实个人疫情防控责任、提升疫情防控素养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牢固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控制线下会议参会人员范围和会议规模。进一步梳理可能存在疫情“放大器”风险的场所或群体,建立“防疫健康信息团体簿”。严格落实人员进入扫码、测温、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要求,根据属地要求动态调整核酸证明查验内容。全体职工坚持做好“两点一线”简约生活。
现阶段,各单位实事求是地划定了必要到岗人员范围,按照“科研生产主业最大化驻场办公、重点保障人员‘两点一线’、其他人员居家办公”的原则,根据自身任务情况和保障条件合理安排到岗人员,以最小化到岗人员努力确保科研生产正常运转。深入研判疫情变化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细化应对措施。
疫情来袭,考验队伍,更考验干部、考验担当。重点岗位领导干部与大家干在一起,吃住在一起,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情况。全院上下勠力同心,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积极贡献着力量。
三院积极与云岗街道加强协同,多措并举防控疫情,保障地区稳定,促进科研生产有序进行。建立疫情领导小组和街道定期通气机制,定期召开地区单位疫情防控会,会商研判、情况通报,形成联防联控机制。组织职工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协助小区楼门防疫。配合社区开展职工全面健康教育,确保生活区域安全有序,遏制疫情发展势头。
科学研判
建立等级预案
按照院党委统一部署,院属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科研生产具体情况,审慎研判疫情风险及变化,建立等级防控预案,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有的放矢,实现科学防疫。
35所疫情防控委员会根据院党委要求,完善优化应急预案与长阳园区的闭园管理预案,设置了三个等级的防控预案。同时,根据科研任务情况,梳理三个等级相对应的人员“白名单”,筹备闭环管理相关物资。
11月21日北京疫情形势严峻以后,35所长阳园区防控等级由一级提升至二级,压减非必要到岗人员和跨区流动人员,实行必要人员点对点工作。
11月26日,随着疫情形势变化,35所党委立即启动“集中办公 闭园管理”三级防控预案,执行“科研生产主业最大化+必要保障人员”管控措施。
11月28日8:30正式执行“闭园管理”,所有人员不进不出,停止一切外协人员入所。闭园管理期间,对每一天的疫情防控及科研生产工作进行点对点调度追踪,实现全流程专人跟进,多举措并行构建了快速响应、科学防控的处置机制,进一步夯实了特殊时期的科研生产防线。
闻令而动
全力以赴保生产
当前,159厂科研生产任务处于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时刻。为确保科研生产责任令顺利完成,159厂总装分厂实行了封闭管理机制,在采取抗原检测、办公场所消杀等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核实统计了最小范围内的到岗人员,及时协调折叠床、被褥等生活用品,为坚守岗位的职工提供有力后勤保障。班组长和技术骨干积极落实关键岗位人员驻厂办公的倡议,力保科研生产任务后墙不倒。同时,为避免疫情防控可能造成的试验任务延期,159厂主动作为、科学管理,将“遭遇战”打成“主动战”,嘱托试验队员在试验基地做好闭环管理,保有“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紧迫意识,争分夺秒地完成各项试验任务。
科学调度
高效推进目标任务
近一段时间以来,306所调度系统充分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全面盘点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根据任务风险等级及紧急重要程度提前制定应对预案,按照人员最小化原则优先安排“一类任务”相关人员实施驻班,防止发生因疫情突发导致重点保障人员无法到岗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坚持每日发布306所科研生产任务疫情防控影响协调进展情况通报,对疫情导致的各类风险情况进行收集、评估、研判、协调,24小时内给出处理意见,在满足防疫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各项科研生产任务有序开展。
全面指导
《驻所人员工作生活手册》发布
“《33所驻所人员工作生活手册》2.0版本发布啦!”33所党委在第一版《驻所人员工作手册》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实际更新了第二版,把大家驻所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解答得明明白白。手册让大家更便捷、更直接的了解相关管理要求、保障措施以及生活安排,发布后受到广大职工好评,迅速在各部门之间流转。除此以外,33所第一时间通过无接触的方式向大家送去了慰问品,并不断收集职工的需求,从防疫、物资、一日三餐等各个细节替员工考虑在前。在这场向着决胜全年任务“逆行”的“孤勇者”们身后,是温暖坚实的后盾。
暖心举措
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31所时刻关注驻场职工需求,全力做好关怀保障。关注职工吃饭难问题,联系食堂开展一日三餐送餐服务,在此基础上增加每日夜宵,为职工发放牛奶、水果等慰问品。能否及时洗上澡是驻场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31所充分利用职工之家浴室,采用洗澡线上预约制,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满足驻场职工洗澡需求。工作之余如何锻炼身体?向驻场职工发放200余套跳绳、毽子等健身用品,鼓励职工业余时间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无论是驻场办公,还是场外居家办公,31所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勠力同心
防疫保障两不误
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后勤集团紧跟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防控+供餐”两件重点服务保障工作稳步开展。
让科研生产一线职工吃得健康、安全、营养是后勤集团餐饮服务保障工作最重要的目标任务。清晨4点钟,灶火已经燃起,大家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用一份份热乎乎的饭菜温暖着全院职工的心。目前,所属4个餐车餐亭正常营业,职工食堂平均每日盒饭外卖2000余份,一招、三招、厂际和金角集中配送中心还承担了院属13家单位每日7000余份的送餐任务。
为了确保服务保障工作及时顺利开展,后勤集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部分重点保障场所保安、保洁、餐饮服务等人员实行驻场封闭管理。腾出场地,及时协调折叠床、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为职工配备抗原试剂近千份,采取以领取核酸试剂自采为主的检测方法,减少驻场职工与外界接触。驻场职工所在党支部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特别是做好疫情防控压力下的心理关注和疏导,及时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困难,将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飞航人越要有定力、有信心,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正确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中心任务“双胜利”。
来源 | 党委工作部 31所 33所 35所 159厂 306所 后勤集团
文字 | 殷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