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8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3所
303所热学计量组是一支朝气蓬勃、拼搏奋进、勇于创新的队伍,班组共有成员16人,平均年龄30岁。班组立足飞航,服务航天,为确保院内热学计量仪器的量值溯源及传递、各项型号测试顺利进行、支撑飞航技术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服务与技术保障作用。
班组以目标为导向牵引科研创新落地,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科研成果应用,以质量为导向支撑专业发展,以效果为导向引领业务市场拓展,形成了“1+3+6”的班组特色,即“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建设一流航天特色热学计量测试团队”的一个统一思想,“计量服务、型号测试和科研创新”三大业务领域,以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六个建设维度。
聚焦主责,打造一流计量服务
“计量服务”是班组驾驭的第一驾“马车”,计量是班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是保证航天产品系统质量、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班组自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三院及兄弟单位的热学计量仪器的量值溯源和传递工作,覆盖了温度、湿度和热流等参数,每周的任务都很饱满,其中有部分任务是在实验室完成,但是还有一大批任务要到现场进行,这就需要以各类任务和班组人员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计划,合理调配人手。从事计量工作二十余年的“老师傅”杜海辉主动担下了这个“重任”,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综合考虑实验室及下场任务,每周五把下周的工作计划做好,每天把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发到班组群里,极大提升了计量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让客户满意,让领导放心,让我们的工作更快更好。”这是杜海辉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此外,计量校准证书的出具也是一项耗时耗力但又极其重要的工作,证书是评价设备能否满足工作要求的重要参考,不容有失,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和推动下,班组形成了证书“谁出谁负责”和“三级审批”的制度,经多年实践,极大提高了计量证书的出具效率和准确性等,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导向引领,保证精准型号测试
“型号测试”是班组驾驭的第二驾“马车”,保障院内各型号试验顺利进行是班组服务飞航的担当体现。
“第一次就要把正确的事情做对”是班组的共同理念。型号测试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测试涉及到院内多个部门间的配合,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班组成员多年来一直秉承“零缺陷”工作理念,以十分的小心和细致保证万无一失。
为了切实保障院内各型号试验中温度参数测试需求,班组专门成立了一支型号测试保障小分队,平时工作中主要以各类项目中的传感器与测量技术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制多型高温传感器和阈值传感器等,一旦有了任务通知,随时出发保障。组员们秉持着“航天报国”的信念,不畏辛苦,风雨无阻。
凝心聚力,共建和谐向上团队
团队好,才能让每个人都受益;每个人都好了,团队就会发展得更好。
在紧张工作之余,班组经常组织春游踏青、健步走等活动,还以党小组、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等形式组织红色文化之旅、党史博物馆参观等诸多活动,在加强班组建设的同时,做到工作生活“张弛有度”。
蹄疾步稳,创建高质管理模式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班组提倡“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先干起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学习进步,不断进步,才能走向未来。近年来,班组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都是先借鉴以往经验、知识和方法论将项目干起来,然后在干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学习、反复审视,最后出色完成项目并加以应用。
在班组管理方面,班组结合实际任务需求等,分别制定了计量班前会制度和科研项目周例会制度。同时在科研项目周例会中增加了“方法论总结”“心得分享”等环节,将个人经验凝练成集体智慧,将失败经验教训浓缩为正向指引。班组长易卉以身作则,科学规划专业发展和组织建设,带动提升班组核心竞争力。
笃行不怠,促进集体共同成长
只有爱学习的班组才能进步,只有会学习的班组才能越来越好。班组以“请进来,走出去”为原则,定期邀请计量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所交流,开展计量规程学习和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查新等活动,同时还经常组织外出参观调研等学术活动,促进班组成员共同学习成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班组坚持“传、帮、带”优良传统,坚持“师带徒”制度。每当有新人加入,班组长先为他“量身”指定一位师傅,学习热学必备技能,之后再根据其专长和意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钻研发展。“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班组每个成员都可能成为别人的师傅,也都可能是别人的徒弟,逐渐形成了“群师带徒”的良性循环,达到了集体培养人才的效果。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热学组将紧握计量这把神奇的钥匙,追求真值,揭示真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为建设世界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不懈奋斗。
(文/易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