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1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
有这样一个勇于拼搏、善于攻关的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班组,他们以技术革新和降本增效为目标,以工艺与技能操作融合为根基,以智能制造和工艺优化为抓手,力争打造英才汇聚、作风顽强、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新型智能制造团队。对待创新技术他们是求知若渴的翩翩君子,对待难点短线他们是一往无前的虎狼之师,他们就是31所机加中心04专项智能制造班组。
数字化产线建设及推广
他们在一年内完成了由14台国产高档数控设备组建的国内首条整体式叶轮叶盘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建设,不仅实现了全生产流程数据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和综合管控,还增加了缓存区安全防护系统、桁架机械手温度补偿系统、加工后自动清洗烘干系统等,进一步验证了国产高端装备的可靠性和工艺适用性,提升了空天动力装置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该技术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并成功揭榜“2022年度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工艺设计协同发展
为解决多个型号工艺“堵点”,班组持续开展产品级、工序级的工艺优化,提出了“生产前装夹找正、生产中去手工化、生产后自动测量、全流程工艺优化”的先进方案。结合型号产品结构特点,他们首次开发国产数控系统的五轴测量功能,大幅提高了3D打印异形构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实现关重产品的自适应加工。
同时,班组突破传统工装装夹模式的思维禁锢,设计制造了自动液压工装,有效控制了产品变形,大幅缩短装夹找正时间,为自由曲面构件的装夹方式提供了多元化思路。
高质高效保障生产
面对严峻的生产任务形势,班组成员总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心产能,保障批生产任务顺利交付,最终实现了产能提升30%、工件流转时间缩短30%、生产成本降低12.2%的优化效果。他们通过生产流程监控、看板管理、工艺工装优化、自动化的防呆防出错等有效措施,提高产品合格率,有效避免由于人员疏忽导致的产品超差报废或批次性报废问题。
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
班组始终注重技术传承,带动年轻同志的快速成长。班组大力倡导“一专多能、全面担当、相互交流、合力攻关”的工作理念,并建有钱卫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三院孙长胜劳模创新工作室和31所谢玮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中心重点技术课题,以劳动竞赛、技能培训、以老带新等形式,助力组内成员提升技能水平,营造“鼓励创新、注重质量、公平公正”的班组文化氛围。在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多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身为新时代的航天“智”造工匠,班组铭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神圣使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面对未来,31所04专项智能制造班组必将脚踏实地,在传承“工匠精神”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