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飞航人物 > 正文

【讲述飞航人的故事】志存高远、勇攀高峰的创新先锋——记三院306所优秀员工黄红岩

发布时间:2023-02-06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6所

帅气的面庞,讲话风趣幽默,给人以沉稳、冷静、睿智的印象;遇事忙而不乱、对各项工作准确掌控、纷繁的事务在他的处理下总是井井有序;工作至今,他用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如何努力做好一名优秀的飞航人。他就是第五技术部预研组组长、预研创新先进个人、集团青年创新型优秀后备人才获得者——黄红岩。

乘风破浪 披荆斩棘

2017年黄红岩博士毕业后,加入航天三院306所工作,彼时,他面临的预研工作刚起步,有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众多新颖的技术难题亟待攻克。工作越是充满挑战,越能激发他的斗志,越能吸引他如饥似渴地投身其中。在预研工作中他也充分发挥出了专业优势,展现出了一名飞航人所应具有的各项优秀品质,锐意创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每项工作都精益求精;遇到预研技术难题和瓶颈,他总能沉着分析,冷静思考,深入问题本质,从各个层面提出许多创新方式方法。

他从调研分子结构开始,从最基础的分子特性进行研究,对合成原料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筛选,在经过大量合成参数优化、结构性能反复调控后,最终将高性能气凝胶材料的某一关键性能指标提升50%以上。从预研探究到应用成功,对他而言,是披荆斩棘的过程,是历练自我的过程,经历了攻关时的艰辛,亦经历了成功时的喜悦。遇到阻碍时,他咬定青山不放松,誓与难关斗争到底;取得成功时,他不骄不躁,短暂的喜悦之后,迅速转入下一阶段工作中。就这样,他脚踏实地,勇于开拓,此时的他,已成长为专业发展、预研创新的核心中坚力量。

砥砺前行 勇于担当

他凭借过硬的专业基础和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他迅速成长为一名“靠得住、过得硬、信得过”的青年技术骨干,在立足岗位的创新中诠释着飞航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参加工作五年以来,他与飞航事业共同进步,与306所、第五技术部共同成长,承担与见证了攻坚克难的多个重要时刻,为飞航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他醉心于材料研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较了解他的同事会发现,经常加班到深夜,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他经常会带一份英文文献,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使他在艰辛的材料研制路途中仍能够游刃有余。他办公桌子上的文献资料已被他翻阅的“不成样子”了,每一页每一处的关键信息他都进行了标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才能在实验中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并最终取得成功。在进行重要实验时,他一定会调整出大块儿的完整时间,进行系统性的实验验证。有时刚上班同事们来到实验室发现,他早就已经开始了实验。把实验所需的药品一次性整理好,他有时就会在实验台前一做就是一天。即使中午吃饭的时间他都这样说“今天实验出了点儿问题,我得抓紧再来一遍,先不去吃饭了,你们先去吧,不用等我了”。他在实验室这种不屈不挠的劲头,深刻地感染也带动着组里的同事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黄红岩同志时刻牢记自己担负的责任和使命,用“乘风破浪”之勇,降“狂风暴雨”之扰;以“破釜沉舟”之心,夺预研创新之冠,成为领导放心和同事信赖的先进典范。

奋斗进取 无私奉献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航天精神,自他工作以来,便在他身上生动体现着。预研创新、攻关研究、材料编写、他不遗余力,经常与团队一起奋战至深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热血洒向航天事业。 “办法总比困难多”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几句话,面对一次次的超认知的难题,他总是迎难而上,或是静坐深思熟虑,或是伏案奋笔疾书,“从理论上创新”成为了他工作的常态,“扎实的理论功底”成为了他解决难题的制胜法宝。

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人”,工作和人际关系纷繁序杂,但他总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洞悉深层矛盾,推动问题快速解决,温和却又干练的性格和工作方式让与之共事的人获益良多。作为预研组组长,他还一直关心爱护新人,精心传授经验。作为预研的行家里手,他从不吝啬对新入职同事的帮扶,总能在新同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带动组内其他同事共同做好各项工作,“以感恩心待人,以平常心对事,以进取心工作”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用最美的行为诠释着航天人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关键环节靠得住、关键时刻扛得住、关键位置顶得住”,他一直向团队生动地诠释着这种优良作风,为团队成员树立着榜样。在飞航事业的未来征途中,他将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奋斗为基,以创新为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续书写属于飞航人的绚丽篇章!

(文摄/程飘)

【打印】 【关闭】